欢迎来到中外合作办学网

热线电话:400-600-4656 转 1

中外合作办学网 > 院校库 > 温州医科大学 > 课程类型 > 中外合作办学 >

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举办临床医学专业(转化医学)双证博士研究生教育项目招生简章招生简章

临床医学专业(转化医学)双
  • 学制:4年
  • 学费:万元
  • 上课地点:浙江,国外

学科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转化医学方向)博士研究生(Ph.D.)教育项目是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以合作设立教育机构(温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的方式,在学科、专业、师资、课程和教材等方面,合作开展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活动。本项目学制4年,旨在培养拥有医学科研博士学位,具有国际视野,能熟练掌握英语,并具有扎实的转化医学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能在国际化医疗机构、国内各级医疗单位和各级卫生教育单位从事临床转化医学医疗、教育、研究、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

本项目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熟悉国际科研工作,扎实掌握中、英双语进行国际科研前沿领域研究,具备国际竞争力、创新才能,具有扎实的转化医学专业知识,毕业后能够胜任转化医学领域的科研、教学、临床和成果转化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国际化创新人才。

教学计划、课程和科研安排

合作双方教学专家共同讨论议定教学计划,制定教学大纲。根据教学计划,学生在4年中必须完成课程和论文两部分的学习,共240个中国学分(转化为ECTS约为360学分),其中学位论文不少于120个中国学分。每名学生温州医科大学负责40%课程的教学任务,瑞典隆德大学负责教授60%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名学生有中方、瑞方各指派的1名联合导师共同指导,完成教学和科研任务。

教学管理情况

1、项目管理情况

本项目由温州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和瑞典隆德大学董事会共同监督,本项目设立专门的项目管理小组,明确项目负责人,具体负责项目的教学管理及项目开展、实施、运营及中(终)止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双方院校共同建立了监督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教学检查、学生评议等各种教学监控评估活动,制定了各项教学规章制度并不断加以完善,以科学规范的管理保证该项目的教学计划能得到可靠执行。

来我校授课,同时我院每年派年轻教师赴瑞进修,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2、师资配备

该项目从温州医科大学选派博士研究生导师16名(含附属医院),瑞方选派资深教授16名,联合组成导师组,依托温州医科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建立科研平台和教学基地。根据合作要求,外方教授每学期

3.考核方式

中方根据瑞典隆德大学临床转化医学专业的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设计3门核心课程。外方主要负责5门核心专业课程,外方负责的课程全部采用原版的教材;科研任务由中方、瑞方联合承担,中、外方老师共同进行指导。创新考核理念,加强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能力并重训练的过程考核。科研是课程考核成绩的主要部分。要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意识,加强国际化、全球化理念和视野的培训。

项目竞争力和优势

1、温州医科大学对外合作办学实践经验丰富

温州医科大学一直把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为育人目标,同时将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作为发展战略之一。学院坚持与国外优秀大学开展教育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不断拓宽国际交流渠道,通过文化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拓展中外教育合作。

2、资源的引进和共享

瑞典隆德大学在临床转化医学领域一直处于国际领先,已经历了10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的教育体系。相对于我国的临床转化医学高等教育和科研发展的现状,其在学制规划、课程安排、教材配备、师资力量等诸多方面都存在着较明显的优势,而这些方面都是我国临床转化医学高等教育所欠缺的。学校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办学方针,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资源,通过对瑞方先进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材设置、管理经验的研究分析,不断加强自身的学科建设,努力完善教育体系的各个环节,逐渐形成适应中国教育独具特色的学科架构和内涵。

3、有助于教学理念的更新

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鼓励老师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授课模式,把教学的重点落实在系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有机整合和实际运用上,利用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到临床”的现代转化医学模式为主线来贯穿整个课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

4、课程建设的规范和优化

目前双方都具备一套完整的教程体系,因此在教学的很多方面有交叉。为了融合不同的教程体系,发扬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制定一套全面整合双方优点的教学方案,双方专家团队集思广益,会议讨论,制定出一套条款清楚、内容翔实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科目、课程、课时、授课教师要求、教材、授课语言以及学习要求。其次,实施课程负责人制度和联合博士导师制度。联合项目管理小组对各个课程实施全程监督管理制度,保证所有课程顺利进行,保证教学质量。

5、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可以为中方教师提供到瑞典进修交流的机会,同时瑞方每年派老师来我院授课,中方教师通过观摩以及与外方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方面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促进年轻教师的国际化进程。

6、科研水平的发展和提高

双方通过在温州共建转化医学研究院,建立国际标准的科研实验室,可以使广大临床医学教师有机会掌握国际的通行准则和最新的研究方法,开展高水平的前沿研究,也能充分发挥我校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优势。推进转化医学研究水平的整体提升。

7、合作项目学生就业优势明显

临床转化医学是一门多学科高度交叉的新兴学科,与知识全球化、产业国际化的趋势高度吻合,所培养的人才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正迎合社会对这一类高层次人才不断扩大的需求。合作项目的学生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外语能力,在应聘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有望成为国内医疗、科研机构未来的临床转化医学的学科骨干和带头人。本专业毕业的学生还可以继续出国留学深造、工作。

基本条件

1.符合博士招生的其他条件,具体见博士招生简章。

2.具有良好的英语书写与沟通能力,雅思总分≥6.5,单科分数≥5.0。

选拔要求

1.考生须具有足够的经济实力与时间精力完成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双博士项目。

2.考生进入该项目后须完成温州医科大学研究生出国(境)手续办理。

3.纳入联合培养博士教育项目的研究生学制为4年,一般在瑞典隆德大学的修业时间不少于2年。

培养过程

导师管理:

实行双导师制,即由温州医科大学及隆德大学各指派1名教师作为研究生的导师。研究生在温州医科大学学习期间,主

要由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在隆德大学学习期间,主要由隆德大学导师负责指导。

课程计划:

详见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合作办学项目博士研究生课程计划。

培养方案:

遵循双方学校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规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包括专业课的选择、研究方向的确定和学位论文选题)由两校导师共同商讨决定。

过程监督:

培养期间国内外导师共同指导入选项目的研究生完成研究和学习,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须每月定期向国内外导师汇报课题研究进展至少一次。每学年须以书面形式递交年度研究进展报告,供导师审核。5.退出机制:若研究生课程学习、研究进展等各方面未能通过导师审核,须退出合作办学项目。

学籍和管理

参加合作办学项目的研究生具有温州医科大学与瑞典隆德大学两个学校的学籍,享受全日制在校研究生的合法权益,应同时遵守两校的学生管理规定。

学位授予

1.研究生达到温州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标准,可以授予温州医科大学博士学位。

2.研究生达到瑞典隆德大学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的标准,可以授予瑞典隆德大学博士学位。

项目费用与奖学金

1.培养期间学费按照中外合作办学标准执行,标准待定,由温州医科大学收取。因研究生个人原因延长学习年限而造成的额外费用由学生自理。学生须自行购买海外医疗保险,涵盖中瑞双方同意的在外学习期限。

2.具有温州医科大学学籍的研究生,在瑞典隆德大学学习期间,享受温州医科大学资助的国际交流奖助学金不多于5万元,用于培养期间往返国际旅费和在外期间的生活费。

招生办公室

招生电话:400-600-4656 转 1

扫码咨询:

风采图集

中外合办咨询电话
400-600-4656 转 1

13810958532 中外合作办学